8月4日,濟南日報A06版報道了一篇有關七兵堂謝清森的《七個兵創業,帶動兩萬人就業》文章。
文章原文
文章原文:謝清森是原濟南軍區雄鷹特種大隊的一名退役特種兵,2007年,他與六位退役戰友創建了七兵堂安保集團有限公司。目前,該企業擁有65家分、子公司,員工21500余人,其中4000多人為退役軍人,業務遍及境外5個國家、全國13個?。ㄊ校﹨^、全省15市,成為全國首家上市掛牌交易的安保企業。
企業獲“中國保安服務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”“中國企業誠信經營AAA級示范單位”“山東民企杰出就業貢獻獎”等50余項榮譽。謝清森作為七兵堂國際安保集團董事長,先后獲得中國青年創業獎、優秀中國兵商企業家、軍旗下走來的優秀創業人物、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近百項榮譽,2019年7月,他被授予“全國模范退役軍人”榮譽稱號,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。
納“兵”——“聚是一團火,散是滿天星”。七兵堂搭建起退役軍人與用工單位、退役軍人與地方政府、企業與軍隊之間的合作橋梁。自創建以來,根據新形勢下安保需求,先后組建醫療特勤大隊、校園護衛大隊、公交乘務特勤大隊等專業機構,為客戶提供大型活動安保、安全風險檢查、國際國內特種安保、非武裝押運、安全風險評估和消防技術等服務,在不斷滿足現代保安市場多元多維需求的同時,也為更多退役軍人發揮專長提供了機遇。通過把軍隊優良傳統移植到企業管理之中,大批優秀退役軍人被吸納進來,形成一個具有特種兵戰斗風格的創業團隊。
育“兵”——“用黨建鑄魂,以文化強心”。七兵堂把黨建工作作為龍頭,創建之初即成立黨支部和黨群服務站,突出員工思想政治教育,建設“全能型黨建陣地”,大力倡導“特別能吃苦,特別能拼搏,特別能戰斗,特別能奉獻”的“四特”軍營文化,創建了七兵堂之歌、七兵堂網站、七兵堂保安報、七兵堂文化墻等多維度載體,并將傳統儒學精華融入退役軍人和員工教育培訓中。 礪“兵”——“礪精兵鐵衛,保稷泰民安”。七兵堂針對客戶對安保人員能力素質要求逐年增高的實際,采取措施強隊伍、強素質、強服務、強品質。在長清區、南部山區設立兩處特保培訓基地,在槐蔭區設立犬防訓練基地。同時,搭建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綜合服務線上線下平臺,設立山東省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,成立全國首家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培訓學院,以正規的專業教育和學歷升級,助力退役軍人成長成才,并為退役軍人提供實用技能培訓和就業推薦。 安“兵”——“讓實干的實惠,讓有為的有位”。七兵堂每年企業用人優先招錄退役軍人,并專門設置退役軍人晉升機制。目前,企業核心高管主要由退役軍人組成,100多名退役軍人擔任全國各地分、子公司主要負責人,300多名退役軍人擔任中層領導,基層管理骨干中80%是退役軍人,黨員人數達到40%。
13年間,七兵堂以聽黨指揮、保持本色、維護安定、服務人民為宗旨,堅持企業發展依靠退役軍人、為退役軍人發展搭建平臺,始終走在弘揚社會正能量、為人民群眾保駕護航的道路上,成為平安中國、平安山東、平安濟南的堅定維護者。
為黨分憂。該企業在山東省首創人防、技防、犬防“三防一體”安保勤務模式,工作犬基地成為山東省唯一社會會員單位,所有犬只全部列編警方序列,配合遂行追蹤、緝毒、緝爆、搜救等特殊任務。研發“七兵堂·滴滴一鍵救助”系統,可實現第一時間處置救援,被公安部評為科技進步二等獎。依托濟南警備區轄編,組建了應急民兵連、舟橋團預備役連和高炮團預備役連,協助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。13年間,共為1.6萬余名退役軍人提供了就業創業崗位和短期就業銜接,長期穩定在企業就業的退役軍人達4000多人,資助和幫助家庭困難退役軍人50多人。
為國守護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后,七兵堂率先拓展海外安保業務,參與護航中國境外投資,為國家重大戰略項目貢獻安保力量。著眼于國際化視野和合作空間,七兵堂組織執行巴基斯坦、緬甸、老撾等國家的高危保護任務,聯合策劃舉辦國際安保大賽,嫁接優秀合作資源,提升進入國際安保服務區域的能力和水平?;I劃參與了中國與格魯吉亞安??缃绾献?,建立長久合作項目基地,在“新絲綢之路”上發揮關鍵性作用。與英國安保公司成功牽手,成立七兵堂國際安保集團(中國)有限公司,在英國打出中國安保品牌。充分發揮退役軍人優勢,將保安勤務與社會治安有機融合、跨界接軌,為杭州G20峰會、青島上合峰會、省市兩會等大型國際、政務等活動提供臨勤安保4000多次,沒有發生一起責任事故。
為民奉獻。七兵堂在疫情防控、社會治安、搶險救援等方面發揮了生力軍作用。同時,叫響“中國七兵堂 百姓好兒郎”口號,帶頭踐行社會公益,開展“陽光護航”活動,指派安全專家到中小學傳授安全常識;組建黃河救援志愿服務中心、黃河救援黨員突擊隊,在黃河阻游救援;在各個崗點開展“學雷鋒,做標兵”活動,設立“百萬元安全救助基金”和“百萬元愛心基金”,參與扶貧濟困;組建七兵堂愛心安保志愿服務中心,主動結對幫扶困難家庭,捐助希望工程,捐獻公益救助款700多萬元。
民營企業是退役軍人自主就業創業的主戰場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,特別是針對退役軍人群體,在全省率先建立“濟南市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指導中心”,完善“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指導中心”“退役士兵人才信息庫”“退役士兵檔案庫”“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指導室”“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服務窗口”五位一體的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服務平臺,對自主就業和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,給予貼息小額貸款、減免有關稅收等政策扶持,為七兵堂的成長壯大提供了“陽光雨露”。
同時,我市為提升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能力,不斷強化教育培訓。建立退役軍人培訓基地。充分利用省會教育培訓資源豐富的優勢,遴選師資力量強、實訓設施好、教學質量高的院校和培訓機構作為退役軍人培訓基地,幫助退役軍人快速融入地方工作。實行一條龍式就業創業培訓。對退役軍人實行“訂單式下達計劃、定向式培訓、定位式推薦工作”的一條龍就業創業培訓,讓退役軍人“學一門技術、找一條出路、增一份保障”。創辦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創業論壇。論壇以主題講座、創意交流、參觀學習、互動沙龍為載體,構筑一個交流創業經驗、專家點評指導、啟迪開拓思路、促進就業創業的平臺。充分發揮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服務平臺作用。實行“三個一”服務:給每名退役士兵打一個電話,讓退役士兵免費技能培訓知曉率達到100%;給每名退役士兵發一封信,講清退役安置培訓、就業創業等優惠政策;設立一個服務窗口,辦理退役士兵培訓事宜,為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提供貼心周到服務。
此外,我市把退役軍人當作寶貴的人才資源,對于計劃分配軍轉干部和退役士兵,實行“四公開一監督”考試考核安置辦法。即:“公開安置辦法、公開考試考核成績、公開安置計劃及崗位性質、公開選擇安置去向,紀檢部門與部隊轉業辦全程監督”,構建了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的安置環境。對于自主擇業創業的退役軍人,地方政府幫助他們尋找如意的“婆家”。通過委托專業機構、線上線下相結合推介創業項目和就業崗位,通過網絡、微信、電話為退役軍人答疑解惑,使退役軍人準確掌握社會所需,及時找到發揮自身專長的單位。選樹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先進典型。大力宣傳七兵堂國際安保集團等先進典型的就業創業事跡,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。
文章回顧,讓人不得不感嘆,雖然脫下了軍裝,但謝清森始終秉承軍人本色,那種只有軍人身上才能迸發出的責任感,讓他的成功最終成了必然。
《濟南日報》作為濟南市的機關報,是山東省發行量大、覆蓋面廣、權威性強、信譽度高的大型綜合日報之一。能夠得到濟南日報的報道,充分說明謝清森是個好兵,而七兵堂也是個值得人民信賴的品牌。
七兵堂服務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: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明湖西路800號銀座好望角A座6樓 魯ICP備19050233號-1
招商咨詢電話:400-150-8281 業務咨詢電話:400-160-8281 郵箱:QBTyewu@163.com